前言:
家,是每个孩子探索世界的起点。在家中寻求孩子与大人平衡的空间,成为了设计师对有娃家庭的首要考虑因素。
这次的案例将围绕着幸福的三代同堂之家展开,在认识这个家之前,首先要认识一下这位小主人:
頭頭 6岁
爱做手工、爱蹦跶
梦想成为消防员、
也是家中的“开心果”
在与设计师沟通需求时,业主表示,希望这个家能给頭頭带来良好的成长环境,最大化的将更多的生活场景集中到公共空间,将更多陪伴和爱留给家人,不仅要有一家人互动沟通的区域,也要有小朋友独立学习的房间,能在此与孩子共同成长。
在填写需求的阶段,业主也将他们的意向图以及需求整理给了我们。最后归纳出以下四点:
① 喜欢温暖明亮的日系风格
②“去客厅”化,公区一体化
③ 规划互动学习的空间
④ 除了日常收纳还要有大件物品的存放处
↑ 设计前的家
↑ 设计后的家
三大改造点:
1 并
LDK式公区。
将封闭的阳台并入客厅,加入手工桌和收纳柜,扩大客厅活动面积。
厨房操作台+餐桌,形成超长U型餐厨空间,可以一边做饭一边与家人互动。
2 变
主卧主卫墙体变位。
S型衣柜收纳墙,一墙双空间(主卧+儿童房)使用。扩大主卫面积,增加收纳空间。
3扩
公卫面积扩大,
长辈房收纳增加。
将原有较窄的公卫拓宽,形成尺度合适的洗浴空间,并且利用墙体设计了收纳柜,增加长辈房收纳。
客厅开放式布局,抛弃传统以电视为中心的格局,不用茶几,属于家庭成员共有的5.7m满墙收纳书柜代替电视柜成为主角,打造出一个有阅读氛围的亲子空间。
业主也在后续采访中告诉我们,平日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客厅,在这里可以一起玩游戏,玩桌游。小朋友和大人都可以在客厅做一些简易运动,“客厅大一点,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不会受限了。”
特意展示了近期孩子最爱的几本绘本,就像是书店的销量排行榜一样,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乐趣。
像所有有娃家庭一样,这个家设置了一整面书墙,除了书籍,也展示頭頭的手工作品和玩具。有很多书頭頭爸妈以前也读过,并且希望今后小朋友也能够阅读的作品。
虽然頭頭非常好动,但是却可以安静下来认真看绘本,这大概就是书墙的神奇魅力吧。
为了防尘,加了玻璃柜门,不见光的杂物也能收纳在底部木色的矮柜抽屉中。书架的侧面设计了开放格,可以放置钥匙、包包等随手可拿的物品。
·原本的阳台
原本的晾晒阳台并入客厅成为家中的手工学习区,一张手工桌围出的空间就可以变成大人与孩子交流的场所,无形中也在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
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能够看到其他家人的“公共场所”中学习,更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规律,一定程度缓解教育焦虑。
将原本儿童房的推拉门去掉,改成一面木色的装饰墙,除了挂放好看的画还可以变身为全家福的照片墙(每一年頭頭家都会拍一组全家福),让这个家更有“頭頭家”的符号。
每个稀松平常的日子,看到这些照片都能想起一些快乐的回忆。
设计师打破传统厨房的概念,“餐厨联动”,分出小朋友的饮水区、小家电区、用餐区、烹饪区。在此区域形成一套完整好用的空间。
水槽的位置是朝外的,成为互动的关键,厨房不再是一个人战斗的地方变成了全家都能来帮忙的地方。
除了满足拿、洗、切、炒、装的一系列动作外,还为小朋友设计了专属的饮水区和内嵌式杯子收纳区,培养他的独立意识。
扩大了厨房的操作台面,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和便于清洁,也能让孩子帮忙打打下手。
餐桌连接厨房操作台形成大U型,长条凳与扶手椅的组合,让餐厅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方式。
餐厅旁边预留了黑板墙以及家政柜的位置,后期贴上成品黑板,可以在出门前把家中的“今日菜单”写好。
设计师参考了“蒙氏教育”的概念,将儿童房分为睡眠区、游戏区、阅读区、收纳区。每个区域的高度自己都能取放,方便从小养成收纳习惯。
小木屋造型的矮床设计,躺在里面特别有包裹感和安全感,不会担心翻身时有掉下床的危险。点缀明亮的黄色乳胶漆,搭配小云朵壁灯,给小朋友营造了活泼开朗的阳光感。
小朋友的衣柜可以自己挑选衣服,活动层板设计能随着小朋友成长的变化而改变收纳方式,(小时候的衣物较短可以叠放,长大后层板抽掉就可以挂放更长的衣服)。除了日常的衣物还可以用来放置大件行李和被褥枕头等。
2.3m长桌面书桌,方便家长辅导作业使用,此外还预留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和攀爬架的位置,学习之余也能有充分的“放电”空间。
相关案例推荐
理居设计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