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案业主杨小姐与我们偶然在线下相识,当时她正在筹划装修115平的婚房。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过接触,彼此有了信任的基础,便将设计和装修的任务交到了我们手上。
房子是精装的,居住者目前只有两人一猫,但未来也有养育孩子的打算。杨小姐希望尽量保留原始硬装结构以节省预算,同时也希望拥有一个宽敞、精致的法式风格之家。
如何在预算和效果之间取得平衡?一来要充分挖掘原始户型中的美感要素,二来在材料的使用上必须精准出彩。综合考虑之下,我们定下了这次改造的基调:
房屋是经典的南北通透三室两厅布局,房间虽多但每个房间都偏小,居住起来舒适度不高。另外,缺少独立玄关也是一个硬伤,不仅收纳不足,入户隐私也得不到保障。
当然,这样的户型还有一个隐形的缺陷,就是过于“刚需”,没有考虑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需求,收纳也相对不足。
以扩大空间感、增进家庭成员交流和增加收纳为目标,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1书房与客厅之间的非承重墙全部拆除,让书房融入了整个公区;
2阳台包进客厅,让客厅的活动面积更大;
3在客厅和书房做了大容量储物柜,满足新家的储物需求:
4将主卧门改为法式双开门,实现法式家的仪式感。
「打开书房」是这次改造的关键改动。原始户型中客厅面宽仅3.5米,十分局促。墙体拆除后,公区面宽扩大近一倍,让100平米的房屋拥有了120平米的尺度感,也打破了书房和公区之间隔绝的状态。
玄关柜下方悬空,方便业主回家换鞋一脚踢。
玄关柜完全按照鞋子高度设计。为了不占用本就不宽裕的面宽,柜体仅做到35公分深,精细规划层板高度后收纳80双鞋没问题。
拆除黑色的窗框和踢脚线,空间的限制感便削弱了许多。原始吊顶被拆除,米色墙面向上延伸,在视觉上让层高显得更高。地面则直接加铺了木地板。原本白色吊顶的部分也被数层石膏线所取代,营造出古典的精致感。
正对着走廊的开放式层板用来展示业主的摆件和收藏。底部大理石基座内嵌加湿器,运行状态下可以模拟壁炉,也是氛围感神器。
阳台包进客厅后,可以多放一个单人沙发,与定制沙发形成围合布局,方便亲朋好友围坐聊天。
阳台吊顶中暗藏隐形晾衣杆,也能满足平时的晾衣需求。
客厅家具以米白为基调,黑色元素做点缀,避免大面积浅色调造成的视觉疲劳。米色搭配黑色本身也是久看不腻的经典搭配。
改造之后,餐厅和厨房之间的推拉门可以完全打开,不仅动线更为顺畅,视觉上也更加清爽。
餐厅部分电线重新布线,改造之后插座位于定制餐边柜上方,使用饮水机、咖啡机也更加方便。
主卧的立面也做了大量改造。入门处的吊顶被拆除,消除压抑感。整体色调也从「咖色+白色」调整为「奶白+白色」,更显温柔。大量的线条元素的融入,又让整个卧室看起来层次丰富、不单调。
靠窗一侧采光最好的位置放置女主人的化妆桌。自然光下,业主也更能够观察妆容的细节。
没有使用复杂的工艺,仅通过石膏线条和色彩分区就能改善空间的比例关系,这就是设计的力量。
床尾的整墙衣柜容量惊人。衣柜与床铺之间留出65公分过道宽度,让人可以畅通行走。
改造之后的卧室,更加开阔、高挑,也更接近一个法式公寓所具有的宽敞感。
——风格不仅仅关乎装饰,也关乎比例。当这两点都做好时,有限的预算也能打造一个美丽的家。
相关案例推荐

设计巷川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