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套顶跃房,面积236㎡,供一家三代四口人居住生活。男主人B哥,是一名广告从业者,太太豆姐,在外企工作,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热爱生活,喜欢美食、旅行和户外活动,B哥钟爱钓鱼和手作,太太喜欢收藏餐具和阅读,彼此间的温馨和睦是他们对家的共同追求,希望创造一个有包容性,松弛感的家,既能满足家人的生活需求,又能有品质体验感,让每一个角落都蕴含着属于他们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与舒适。
「屋主需求」
1.一楼只需要两个房间,厨房位置与客餐厅疏离缺少互动,希望能有一个独立的家政间;
2.一楼主要使用对象是老人和小孩使用,希望提高卫生间的体验和实用性;
3.重新改造屋顶花园,把主卧,书房,衣帽间,花园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屋主的私人空间。
「设计达成」
1.把厨房位置调整到相邻的客房,原来厨房的空间转为玄关土间和家政间,在原客房东西向的墙面打开两个门洞,这样就得到一条回家后的家政动线【玄关-厨房-餐厅】 ,同时也让厨房和公区之间产生直接的关联,增加餐厨之间的互动;
2.一楼主要是小朋友和老人使用,原户型安排的两个卫生间面积不大,同时又让走廊动线体验局促,我们重新解构了两个卫生间,整合成为一个三分离的盥洗区,使用了双层磨砂玻璃作为淋浴房和恭桶间的隔断增加走廊的采光,让空间1+1>2;
3.二楼格局主要围绕男女主人的生活场景来展开,把主卧安排在视野开阔的西向,在天朗气清的时候二楼是可以看到雪山,书房在东向,男主人平时办公和手作都呆在这个房间,同时也作为露台收纳的延伸空间,露台居中作为平时的多功能户外空间供家人和朋友休息娱乐,并串联楼梯间,主卧,书房。
轴视图
回家第一站,玄关不仅是制造仪式感的迎宾空间,还扮演了家的【仓库】角色,我们把玄关-鞋帽间-家政间,作为回家的第一动线,高效地实现了换鞋-挂衣-消杀的生活场景,这是玄关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进化。
鞋帽间在玄关通往家政间之间,我们设置了一个1.8米长的四门壁橱,作为玄关的【仓库】,屋主的衣帽鞋物等都可以得到有序的收纳,保证了入户的干净清爽同时,也增加了实用性。
我们把原来生活阳台内退,做成一个比较方正的家政间,“U”字形布局的三面收纳可以满足一家4口的洗烘-晾晒-熨烫等日常生活需求。用“银玻”推拉门作为隔断,保证采光同时也让家政场景变得有美感。
从玄关往里走,我们把厨房靠走廊一侧打开了一个窗洞,让厨房和楼梯间之间有更多的视线的延伸。
同时家里小朋友喜欢楼梯下的玩具角落,玩耍时,家长也能轻松照看到,增加小朋友的安全感和亲子间互动。
厨房是半开放设计,除了走廊的窗洞,在靠近餐厅的区域也打开了门洞,模糊餐厨间的空间界限,增加空间的互动。冰箱和蒸烤箱平行于中厨区安排在动线两边,左侧设置了冰箱、蒸烤箱和西厨柜台,方便回家后就近存储和烘焙料理。右侧则是我们的中厨区,烹饪更加便捷和高效,简单料理和热菜烹饪互不干扰。
从厨房看餐厅,拉近了橱柜到餐桌的距离,让做菜的人不孤独,餐桌上的人也快乐,食物的美妙在于分享,快乐也就是在分享的过程里慢慢四溢开来,不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在这里都能得到更好的连接。
餐厅是家里人最容易聚集的地方,我们在餐桌周围预留出了足够的动线空间,保证了用餐同时,空间的流动性,餐厅最重要的家具是餐桌,它不仅是每天用餐的地方,还可以是三五好友派对的平台,偶尔在桌上看看书写点东西等等,挑选了1.8米尺寸的深色橡木的Vitra EM Table,温润扎实,搭配了有电影场景感的TON18号和30号椅,小朋友则是STOKKE成长椅,满足孩子每个阶段成长变化。
因为楼顶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我们把原来餐厅外的阳台内退到室内来,为餐厅增加了一个休闲区,挑选了Ton Rocking Armchair放在这里,让慵懒和松弛的氛围延伸到餐厅。
客厅没有设置笨重的茶几,由女主人收来的老木凳子替代,方便移动又可以补充坐位,中间地毯的场域成为了社交的中心,小朋友在客厅随意跑跳玩耍,在地毯上与父母互动,让客厅始终处在情感流淌的场景里。从客厅贯穿到餐厅的米色壁橱,承载了整个工区的收纳重任,排列有序的门缝线条,营造出精致的生活氛围。
用镂空砖墙替代实体墙面,模糊客厅与楼梯间的界限,让空间变得有呼吸感,同时也便于观察孩子在楼梯间玩耍的情况,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儿童房是孩子的成长空间,在挑选家具时都用了成品家具组合的模式,让空间功能充满“弹性”, 虽然都是成品的家具组合,但是每一本书,一个手办,一副涂鸦,都有他们合适的【容身之地】,这些攒下来的爱,都是孩子长大后能解忧的光。
重新整合了原本的公卫和房间里的次卫,将其解构为三分离的干湿区配置,从房间-洗漱区-淋浴区-马桶间串联成一条洗漱的洄游动线,显著的提升了卫生间的使用效率和隐私性,同时让原本逼仄采光较差的过道变得明亮开阔。
盥洗台设计了双台盆,能从容应对小朋友和家人读书日晨起时间的洗漱高峰,不锈钢饰面的镜柜搭配胡桃木饰面,既有金属的高级感又有胡桃木的自然气息,不锈钢吊柜也可以更好的应对洗漱的水汽,打理起来也很方便。
淋浴间和马桶间都采用了双层磨砂玻璃隔断,保证隐私同时也让干区的空间有更好的采光,提升家居美感。
顺着楼梯来到二楼,在楼梯的端景我们设置了一个小天井,在天井里造了一组微景观,主树是野茉莉,可观形,观花,观果四季不同样,下午两三点钟的阳光从天井下来,缓缓穿过树梢的叶片,轻盈的落在楼梯间的白墙,光影变化成为楼梯间最好的装饰。
结合屋主的需求,我们把露台切割为卧室,连廊,书房,露台四个区域,通过连廊将空间串联连起来。二楼楼梯间采用了大面积落地玻璃门窗,最大化将光延伸到楼梯间。楼梯间与露台之间的连廊则是一个灰色空间,连廊檐下是家的庇护,家人在屋檐下共度黄昏,仰望星空亦或是晴空万里远眺四姑娘山,在这里留下的欢笑点滴积累成属于屋主的生活色彩。
屋顶花园可以满足一家人多元的需求,女主人在这里可以种花,姥姥可以种菜,男主人可以养鱼,小朋友可以在充气泳池游泳玩水,朋友来了摆上烧烤架来个BBQ,吃个露天火锅都不错,为生活增添乐趣,每个下班后和周末都充满期待,放松身心,享受惬意的时光。
书房和主卧布置在连廊的两端,在男主人闲时喜欢呆在书房,工作台简洁实用,平时可以轻办公,同时也是B哥的手工桌,B哥喜欢钓鱼,擅长自己做路亚鱼饵,鱼饵从白胚到喷涂再到挂钩,都是B哥自己手作,旁人看似枯燥,对于B哥来说别有滋味,用自己做的饵打到自己想打的鱼,这种成就感可以无可替代的。
我们将马桶间设置在主卧进门的区域,即便家人或朋友在露台有使用需求,也无需穿过主卧,方便快捷。马桶间设计了一扇横窗,透过窗外花园绿植的映衬,在最私密的空间中也能感受自然的平静和美丽。
卧室挑选了nychair X 扶手椅搭配TENDO的蘑菇凳做床尾休闲区搭配,松弛中带一点复古氛围,下午三四点钟的阳光,缓缓渗过柔软的白纱,落在椅子、地板上,让这个角落有了它自己表情。
主卧床头朝西,正对露台花园,也是整个二楼视野最好的位置,在天朗气清的时候可以远眺四姑娘山,床四周都预留出了足够的动线尺度,床屏隔断后是通往盥洗间的通道,便于屋主以最短路径去到盥洗间,提升使用效率。床屏中间设计了壁龛,台面做了下沉收纳盒,把充电的设备和插座都放在里面,盖板可以翻起,轻松收纳使用,保持床头区域的整洁。
我们把盥洗间藏在床屏后,胡桃木和仿水泥砖搭配,营造出平静温暖的氛围。把干区视野和光线最好的位置留给了浴缸,在浴缸中滋养的灵感是可以把普通变得不普通。淋浴间安排在盥洗台的另一端,墙地一体的水泥砖延伸到浴室,黑框钢化玻璃隔断做干湿分离,营造出舒适宁静的卫浴空间。
主卧床头正对花园,除了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的花园绿意,透过宽3.8m的落地窗,还可以遥望一座城市的春夏秋冬。
相关案例推荐

吾隅设计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