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案以“平衡家庭多元需求”为出发点,围绕“儿童成长陪伴、男主电竞社交、女主复合衣帽间、全家沉浸式观影”等场景,通过动态分隔与洄游动线等设计,突破传统空间的单一性,最大程度照顾每位家庭成员的个性化需求,使空间尺度得以充分发挥,让全家人都生活得有趣、惬意、精致。
原始户型缺点1.房屋面积较大,但室内却以承重墙为主,空间通透感不够。2.主卧对面的房间与主卧共门进出,对于业主的具体需求(分房睡)不太友好。3.主卧衣帽间和卫生间空间虽然不算小,但都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且光线不好。
业主需求总结1.目前常住人口是男女主和女儿。儿子即将出生。需为儿女各保留一个卧室。2.女主人平常睡眠不好,所以主卧她住,男主人则睡主卧对面房间(开发商户型的主卧另一套间)。3.家有二宝,所以想利用客厅为小朋友打造娱乐空间:希望能让小朋友在家骑车,也想做一个大型滑梯供小朋友们玩。4.平常会有朋友来家里一起打游戏,需要一个单独的电竞房。电竞桌希望能有3米长,以便预留将来放电视机玩Switch的空间。
核心设计思路公区洄游动线:将入户最近的房间设置为电竞房,以便能拥有沉浸式游戏体验,可以做到与休息区的家人互不干扰。拆除与客厅相邻的非承重墙,以联动门连接客厅:此门关闭时,与客厅得家人互不打扰;开启时,空间视觉延伸,通透感满满。 同时,这里的洄游动线也成为儿童骑行通道。
休息区洄游动线:通过微调衣帽间、主卫、男主房及公卫的门洞位置与墙体结构,以“洄游动线”串联卧室各功能区,打造品质与效率兼具的居住场景,并为女主打造出精致女士的专属空间。
▲ 入户左侧挂衣区:通过定制收纳系统整合外套、背包等物品,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优化入户动线,确保使用便捷性。顶面则采用木纹色墙板,底部与下方入户收纳柜的开放柜和关闭的柜体分割线精确对齐,形成垂直方向的视觉轴线。
▲ 电竞房巧妙衔接入户挂衣区,通过定制收纳系统整合外套与背包等物品,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优化入户动线,确保使用便捷性。
▲ 因入户之后即承重墙,常规设计难免形成入户后的视觉瑕疵,所以我们摒弃常规,以 “结构即美学”的理念,通过穿插、悬空等现代设计手法与不同材质,将其转化为空间视觉焦点。
▲ 将入户顶面墙板、收纳柜立面与地面材质分界线精准对齐,并延伸至主卧地面,以对缝设计体现出精致细节。
电竞房与客厅间的联动推拉门可开可合,兼顾了空间互动性与功能独立性。
通过暖灰色与温润木色的和谐搭配,构建沉稳舒适的基底氛围,辅以顶面少量艺术涂料的创意点缀,实现了自然质感与艺术格调的平衡。
入户打破传统空间分隔的生硬感。利用对缝设计以及吊顶的穿插性,强化空间的纵向与横向延伸。
定制玩具收纳柜:采用分层抽屉+开放式格架组合,底层设置低矮开放式篮筐方便儿童自主取放,上层封闭柜可以存放大型玩具或季节性用品,确保空间整洁有序。
公区设置攀爬滑梯,作为家庭视觉焦点和儿童活动核心。滑梯底部则可增设黑板墙与乐高墙,搭配可移动绘本架,形成涂鸦创作、亲子共读、角色扮演的多元场景。
通过全屋智能中控系统来统一管理灯光、窗帘与影音设备,实现了一键切换公区之“儿童模式”、“电竞模式”、“观影模式”。
餐厅除了日常吃饭外,朋友聚会时可同时容纳多人桌游,另外也为男业主提供临时办公场所。
餐桌台面采用易打理的木质,也为空间注入温暖质感。下方收纳柜采用“封闭式+开放式”组合设计,便于收纳与取用日常用品。
餐桌一侧配置木质长凳,靠餐边柜侧摆放,最大化释放过道空间,另一侧混搭不同款式单椅,赋予空间艺术层次感,成为视觉焦点的同时满足多样化坐感需求。
▲ 餐因餐厅较长,将洗水果、做咖啡、以及给宝宝做辅食等功能至于厨房外侧,并衔接餐边柜,厨房采用可开可合的联动玻璃推拉门并藏于餐边柜侧面墙板之中。
拆除衣帽间与主卫墙体,为吻合女主的精致生活方式,定制出专属一体式盥洗台和梳妆台,并以此为中心,构建洄游动线,实现空间利用的高效性。
衣帽间右侧是通往男主人房的另外一道门,男主可根据作息时间任选使用主卫或者公卫(错峰使用互不干扰),适配差异化作息规律。
在三分离卫生间与衣帽间设计中,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空间高效复合利用,提升整体实用性。
拆除衣帽间与主卫墙体,为吻合女主的精致生活方式,定制出专属一体式盥洗台和梳妆台,并以此为中心,构建洄游动线,实现空间利用的高效性。
相关案例推荐

如是空间室内设计工作室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