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业主Geo此前一个人住在城郊140m²平层,房屋虽然宽敞舒适,但购物交通实在不便,出门一趟堪称“跋山涉水”。2023年,Geo下定决心置换到这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Loft,生活方便度大幅提升的同时,居住面积却“缩水”至48m²。
另一方面,喜爱旅游的Geo也热衷于品鉴五星级酒店,如上海镛舍、东京艾迪逊、维也纳安达仕……上一套房是将就的精装房,对于新家,他希望能够融入喜欢的酒店风格,享受不那么柴米油盐的都市生活。
要实现五星级酒店的居住舒适感,少不了安装新风、空调等设备,如何将这些设备无形地融入设计之中?这就成了此次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始户型是个面宽3.8米、进深9.5米、挑高4.3米的方盒子,空间布置灵活的同时,也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
1层高受限,再加上搭建楼板和吊顶走管占去的高度,难免给人逼仄的感觉;
2阳台位置多了个看房时还不存在的设备间,一下子把采光面积遮去近一半。
为了解决层高的问题,二楼必须尽可能“薄”,且尽可能视觉上轻盈。于是我们采用钢结构架空箱体实现了二楼的无柱悬浮效果,箱体内部预埋了新风管线和挂机空调,让设备管线隐形。
由于整个一楼进深很长,我们把它分成三段。
一段是玄关、杂物间和洗手间,这部分作为功能区完全被搭建的楼板遮盖。
二段是楼梯和餐厨区域,这部分依然位于楼板下方但能享受到天然采光。
三段是保留了挑高的客厅区域,作为主要的休闲区,视野最佳。
随着倾斜的通道,经过莱姆石铺就的玄关,便进入了铺贴橡木色地板的起居区,人的视野也由抑到扬,这个过程就如同《桃花源记》所描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走进客厅,豁然开朗。
整个空间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搭配暖色的光线,用少量木质、皮质等天然元素增强空间的温馨感。百叶帘透出的写字楼,也为这个家增添了都市感。
前文提到过这个比预期更占地的设备位。我们干脆以它为电视背景墙,形成半开放的客厅空间。既能够享受落地窗景,也给人以被环绕的安全感。
墙体涂刷艺术涂料,造型模仿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元素——清水混凝土,将东京都市住宅的氛围带进这个家。
在人活动的高度,点缀以台灯、地脚灯带等光源,营造出温馨静谧的氛围。
地台延伸至窗边,既可以铺上沙发垫待客聊天,与客厅形成围合式布局,也方便夜晚独自靠窗小酌。
客厅沙发选择了NORHOR的皮埃蒙特模块沙发,布局上可以灵活调整。因此我们在沙发后留出1米左右的宽度,摆放上吧台椅,作为用餐区兼休闲区。
吧台与橱柜相连,干脆就用橱柜做桌腿,既节省面积又视觉统一。吧台下方内嵌灯带,氛围做足。
墙面铺贴黑色小砖,虽然比较费师傅,但好看好打理。水槽与玄关之间开窗,让视线得以流动起来。
吧台旁设置五星级酒店常见的Mini bar,柜门可以隐藏进柜体两侧,内置灯带和电源。无论打开还是关上都很美观。
厨房使用面积达到6m²,这在Loft里绝对奢侈,但唯有厨房不局促,才能生活从容。橱柜内置烤箱、洗碗机、直饮水,方便程度不输住宅。小家电收纳在玄关储物间里,取放也很方便。
一楼客卫与厨房一墙之隔,部分区域用柜体代替墙体,实现了空间的极限利用。
利用S墙的凹位放置洗衣机和烘干机,多出来的面积沿墙做了储物柜,柜门稍高于柜体,香薰、手机、纸巾摆上台面也不担心掉落。地面与玄关一体通铺,方便扫拖机器人进出。
厨房橱柜的转角位不好用,干脆留给卫生间来用。这一部分做成了一楼的扫拖机器人柜,上方做抽屉收纳机器配件和清洁用品。
卫生间另一侧水箱上方做了整排镜柜,放大空间的同时,收纳容量做足。
主卫与卧室一墙之隔,它的墙面还藏着一个巧思。
主卫墙面是一整面穿衣镜。当主卫门关上时,它就会露出来,既方便搭配好衣服后检查仪容,也能够放大二楼的空间感。顶部轨道内嵌灯带,方便照明。
主卫集合了洗漱区、马桶区、淋浴区功能,是二楼的用水区。淋浴区局部下沉取代门槛石防止水的溢出。
洗漱区位置局部吊顶,暗藏热风和抽风机,毕竟武汉的冬天,洗澡没有热风真是需要一些勇气。为了减弱局部吊顶带来的视觉压力,洗漱区干脆通铺黑色小砖,转变成浴室一景。
壁龛上方是梁体,下方是马桶水箱,上下上下夹击之间挤出一个收纳空间。顶部依然用线型灯材照明,直接涂刷防水乳胶漆,不做吊顶以保证层高舒适。
睡眠舱两侧开窗,一是通风透气,二是让卧室也拥有全局视野。
二楼大部分区域采用线灯照明,在层高不高的情况下,线灯照明既不会压缩层高,也比射灯更加柔和宜人。
进入卧室,感受睡眠舱带来的包裹感。这里就像太空飞船的指挥室,安全的同时享有最佳视野。
床头一侧是承重柱,一侧做了设备位和壁龛。
由于人躺在床上时与顶面有一定距离,所以我们保留了顶部的射灯。沿着顶面和壁龛依然做了线型灯,提供柔和的照明。
柜体里隐藏了新风出口和空调。空调盖板可以收进柜体,下方层板又可以遮挡风,避免空调直吹。
相关案例推荐

设计巷川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