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屋主情况】
人,不能没有生活,更不能失去爱好,这是对独立青年具象化的表达。
本案业主为一位独居的单身男士,对居住空间有着与众不同的期待——他无意于打造一个传统的家,而是希望将其转变为契合个人兴趣与生活方式的独特场所。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男主人对摄影怀有极大热情,期望将客厅改造为专业摄影棚,便于在闲暇时间进行创作。这一诉求不仅令人眼前一亮,也为我们带来了富有挑战与创意的设计契机。
【设计需求】
1. 当前为独居状态,但需预留未来二人生活的可能性;
2. 偏爱现代极简风格,追求开放、自由的空间氛围;
3. 将客厅打造为专业摄影棚,满足日常拍摄需求;
4. 厨房与餐厅不必遵循传统布局,仅需满足简单早餐等轻度烹饪需求;
5. 需设置独立书房,以便晚间处理工作事务。
本项目为118平米横厅结构,三房两厅双卫布局。基于此前多次同类户型的实践经验,我们对空间结构具备充分把握。该户型整体利用率较高,除厨房与生活阳台面积稍显局促外,并无明显结构性缺陷。结合业主实际需求,这些条件并未构成显著限制,设计重点在于如何精准响应其个性化诉求,以实现理想居住状态。
我们围绕“独居”与“摄影”两大核心展开空间重构,具体改造策略如下:
1. 针对独居特性,将主卧与相邻房间合并为功能完备的套房系统,整合独立衣帽区、办公书桌、私卫及休闲阳台。主卧入口采用无框门设计,在维持客厅整体性的同时,强化套房区域的隐私与专属感。
2. 客厅最大限度开放化处理,以满足摄影及待客复合需求。特别设置一面弧形无影墙,为摄影提供专业级光线环境。
3. 厨房改为开放式布局,鉴于业主无重油烹饪习惯,以电磁炉替代传统燃气灶,并设置面向客厅的岛台。该岛台既作为简餐区域,亦兼具社交聊天功能。
4. 另一端卧室暂作化妆间使用,通过移门实现灵活开合。提前预设床头插座与电位,便于后期根据需要轻松转换为客房使用。
餐厨空间被有意淡化处理,使整个公区更贴合开放自由的空间理念。
地面与部分墙面统一采用微水泥材质,并以弧形过渡形成连续界面,构建出适于摄影创作的“无影墙”效果。
原结构中的承重梁通过圆柱造型进行包裹,同步解构门洞形体,削弱阳台与客厅之间的割裂感,增强整体协调性。
百叶帘可灵活调节入室光线,为摄影提供多变自然光照。
马赛克与不锈钢材质的搭配,注入包豪斯风格的设计语汇。
无框门通向屋主的私人区域。
暗藏式口袋门可完全隐匿于墙内,使化妆间与公共区域保持开放或封闭的灵活连接。
厨房改造为开放式布局,配置L型转角橱柜与面向客厅的中岛,岛台同时承载简餐操作与社交交谈功能。
摒弃传统烟灶,改用嵌入式电磁炉以满足轻烹饪需求。此外,橱柜还整合了洗衣机与扫地机器人收纳位,赋予厨房更多元的功能属性,使其犹如一个兼具实用与社交的现代茶水间。
进入私人区域,以一道矮墙区隔衣帽间与睡眠区。
矮墙采用木饰面包覆,非通高设计维系了空间的呼吸感与通透性。
悬浮式床体与床头柜进一步提升视觉轻盈感。矮墙后方规划为办公区与衣帽储物区,功能紧凑而独立。
矮墙后面是屋主的办公区和衣帽储物空间。
相关案例推荐
杨瀚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