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喜欢宅家享受二人时光的新婚夫妻,用周末蜷家一起看电视、打游戏、陪猫玩耍的方式,给加班疲惫的身心充电赋能。营造一个共融、陪伴的生活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无论在休息还是打游戏,都可以随时说说活,看到彼此,感到踏实。通过洄游动线、玻璃隔断、开窗、空门洞等不同的墙体设计形式,来达成空间对话。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家的平面户型图,拿到后首先发现了几个较为明显的问题:
1️⃣ 入户没有玄关作为缓冲区,大门正对主卧和卫生间门。
2️⃣ 餐厅与入户鞋柜空间尺寸拥挤冲突。
3️⃣ 客餐厅狭长,进深不合理。
4️⃣ 厨房和生活阳台空间比例不够用。
除开以上这些问题之外,业主还向我们特别提出了一些需求:
1️⃣ 适宜两人居住。
2️⃣ 一个互动型的电竞娱乐房。
3️⃣ 一个可以聚会玩乐的客厅。
4️⃣ 大件物品收纳区。
……
以上具体的需求都是需要在初期设计时纳入考量的,如何合理利用、分配空间,才能在最后给出一个好的呈现?接下来就一起看看特特和曾曾是如何解决的吧~
和业主交流之后,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地方做了修改:
1️⃣ 玄关与餐厅:高效利用洄游动线,合理布局鞋柜、餐边柜、餐桌。
2️⃣ 客厅与书房:改动面积比例,使客厅宽敞明亮适合聚会;打开书房隔墙,提升两个空间通透性、互动性。
3️⃣ 厨房与生活阳台:厨房合理改动到隔壁次卧,扩大原本的生活阳台,使其兼具储物间功能,同时释放出了空间给餐厅。
洄游动线的设计让空间不再是直来直往,而是形成环绕、穿梭、转角,有路径感,也有探索感;让人在空间中“行走”的过程中,有了心理预期的起承转合。
玄关隔断让餐厅空间形成高效的洄游动线,增加了入户空间的同时也有效解决了大门正对卧室门的格局。
利用鞋柜与餐边柜的高低差,配置轨道插座在立面,让小家电使用更便捷。
玄关柜呈AB面使用,正面鞋柜,背面餐边柜,上部用玻璃隔断分开,使空间更加通透轻盈。
原木色系餐桌椅的使用,为空间注入了柔和而稳定的视觉核心。白色的主基调则保证空间整体的简洁秩序。
从餐厅看向客厅。
玄关、餐厅、客厅三个空间之间相互联动但又保证各自独立性,轻结构的家具让空间具备“非固定性”,让生活自然流动。
告别「电视背景墙+大茶几+对称沙发」的传统会客模式。对于年轻人来说,家不仅仅是待客的空间,更是放松自我的生活场域。所以这次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改变——去掉传统布局,用更灵活的方式重新登义客厅。
调整后的书房客厅比例,让客厅格外通透宽敞。
舒适、自如的生活空间。
从客厅看向餐厅。
模块化家具具备可组合、可挪动、可拆解、可重组等特点,使得空间不再是被“家具限定”的结构,而具备了随需而动的弹性能力。
引入多种色彩点缀,既打破大面积中性色带来的单调感,又增强了空间的视觉分层;墙面设计在整体空间中也有所呼应,搭配了风格协调的挂画作为点缀。
不通过大面积的强烈色彩堆叠,而是在中性基调中用跳跃的色块来成视觉引导与情绪调控,让空间实现“有趣但不吵闹,活泼但不杂乱”的视觉效果。
冷暖对比、材质调和、饱和度控制,使得整体空间在理性秩序中保留了情绪感与日常活力,让“家”既不失设计感,又不丧失居住温度。
白色系搭建出的温润场域~
模块化+色彩系统的双重搭配,不仅为居者提供了更多主动权,也释放了公共空间应有的自由度和生命力。
这是一种新的陪伴型家庭模式。拆掉半面墙,将客厅书房融为一体,采用开放式布局,这不仅扩大了视觉空间,还提升了空间的通透性和互动性,在相对独立的两个空间里营造出更多交流和互动的可能。
打掉半墙做成透窗,让“墙”变得有表情,也让空间在功能之外,多了一层柔性、开放和联结的可能性。
书房内配置了2.1m的双人位电竞桌,满足居者二人平时的游戏双排的乐趣。
氛围灯与木饰面的点缀营造舒适且具自然感的居家氛围。
主卧同样运用了木色与暖白色系的搭配,这二者的组合,让空间在理性与温度之间取得平衡,是一种无需过度装饰也能让人心安的空间语言。
可爱的床头灯。����
主卧床尾做了一字型衣柜同时也做了电动投影幕布,方便日常躺在卧室看个电影追追剧。
另一个角度看主卧空间,到顶的柜体满足收纳需要,特别设计开放格为净衣区。
百叶窗既美观也满足卧室高遮光的需求。
主卫空间。
主卫满足简单的梳洗坐便功能,浴室柜搭配镜柜增加空间储物收纳。
异形门带窗的设计,是餐厅看过去的一个端景。
床头依旧选择可自由调节角度的小壁灯,满足日常使用。
到顶柜体满足基本收纳需求,墙面的镜子不仅增加空间采光,同时在视觉上起到丰富立面语言、强化空间层次的作用。
相关案例推荐

住三设计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