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存在,如我所是,这就足够,
即使无人知晓,我依然满足,
若人人知晓,我亦满足。
——《草叶集》
空间不仅是视觉的容器,更是身体的居所,是人与环境对话的媒介。
极简主义设计,其本质上是对“存在”的深刻反思。它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在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应该舍弃的又是什么?
而问题的答案则被设计师隐藏在空间细枝末节的处理中,关于座椅的材质,关于一盏灯的明暗,关于一扇窗的开合,关于一次行走的动线轨迹……当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被纳入考量,我们才真正完成了一次直抵内心的评判思索。
关于存在主义的哲学追问
设计刻意保留场景的空白,不以丰满的材质去填满空间的底色,这不仅是对视觉纯净的追求,也同样是对空间存在主义的哲学追问,在保留使用基础的前提下,以“少”的形式,完成并超越“多”的应用效果。
玻璃作为楼梯扶手,保障安全性的同时,不遮挡视线的行径脉络,同时提供更直接的光线,令这处被放置于空间中心位置,明度相对较弱的楼梯区域也能沐浴到穿透两侧窗户而来的阳光。
刨去后天定义的回归视角
保留木材原有的色彩,织布也还原成最质朴的本色,刨去色彩的后天定义后,将一切变化交予自然光线,场景则尽可能地敞开,引导光透过不同物体在场景中落下形状,带来丰富的变幻与明暗交错的层次感。
垂直世界与平行世界的交锋
在垂直城市语境下,重构户外平台的空间价值,打破传统室内外交接的固有认知,将社交与休憩功能延伸至开放的外部区域。在林立的楼宇中,设计并未在意这处情境是否足够私密,而是倾向于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城市的天空,寻找生命的向上张力。
相关案例推荐

温州大墨设计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