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集的家在湖北荆州,屋主从大学时期就关注了我们,等到成家立业、拥有了可爱的孩子,这套房子准备设计的时候几乎没有犹豫就做出了决定……
一家三口的生活即将在这220㎡的空间里开始,原户型的格局算得上清晰,一旦考虑到生活的具体细节,空间就开始混淆不清,公共空间如何保持互动?衣柜方式有哪些?卫浴设计怎样顾及到使用情绪?在这个家里都可以看到细节。
再次认识一个玄关。
一面安置着换鞋整理的地方,一面向前延续空间感知,把隔而不断的玄关法则重新使用起来,跟随着嵌入的吊灯和石块,轻松滑入安静的室内。
换鞋处和对面的一组鞋帽柜,共同围合出玄关的空间,而面对厨房,又敞开它的另一面——变成了餐厨区域的补充柜,电器等设备提前预埋好电源做零嵌入设计,室内拥有被保护的安全感,在建筑中的缝隙里填入灯光的温暖颜色之后,顺着顶面的蜿蜒路径带我们认识这个家的厨房餐厅。
晨光和油烟被妥善安置,被改造后的空间,状态舒展,满足功能性的使用,也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到放松自在。
早在罗马柱和玄关的一侧,就引出洁白的客厅,踏入一片白月光的氛围中,颜值丝毫不输杂志封面,生活在其中,填入很多的实用细节,可以一一来看。
在电视背景的展开中,设计师配合可伸缩的电视外观,把骨骼线植入在背景里,储物在前后进退的线条中隐身,浅色系沙发搁浅于客厅中央,围绕着它是环形的走动路线,拙朴的纸灯,以柔和触角放大舒适简洁的氛围。
用弧线跨越客厅和阳台的顶面,流动感增强,木地板全房通铺,再加上无主灯、无踢脚线的设计方式,更凸显室内的开阔,得益于储物系统的谦让,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休息区域,空间被舒展开,就连阳台也可以变成治愈的一部分,顶面预留了投影幕布,等待家庭影院的模式切换。人们不再依赖某一条“过道”、“走廊”作为空间的唯一通道,被打开的格局,也为生活加入了书房新空间。
在铺开的客厅中,储物看似间断,实则连续性地向前,连着柜体的隐形房门需要打开时才能看到它的存在,罗马柱的使用,让开阔空间有了停顿节奏。
作为厨房重地,储物被设计师重新规划出轻盈的摸样,既是开放收纳和操作台让趁手的物件能及时拿取,也是让不常使用的杂物被封闭的柜子和高柜囊括进去,又被平静的白色掩盖。裸露的水吧台,让餐厅有了更多使用方式,舍弃不掉洞石餐桌的美,又担心不好打理,就干脆做了封洞处理,既然实用,必然美貌。
随着顶面的流动,来到一片被完全打开的餐厨区域,倚靠着承重墙生长出来岛台餐桌作为分割,左右留有双通道,储物集中在墙面,动线堪比咖啡厅后厨,集成灶的使用和冰箱等储物的设计,让出更多的空间给人,原本承担繁琐重任的厨房,此刻轻盈,呼吸自在。
在这个卧室里,把洗手台外置,不仅实现了干湿分离,也化解了原有卫生间正对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进入一个空间内,似乎是撷取了绿野仙踪里的一处青苔来抚平人们。
设计师让凭空多出来的它成为一个小小的端景营造着入门处的仪式感,同时也能把储物收纳和空间的呼吸感穿插放在一起,对这个卧室更好奇了。
拥有三分离卫生间和独立的衣帽间,是这个卧室被改造后的最大收获,鱼骨拼的木纹地板从休息区域延伸至洗漱台,放松的氛围随着纹理蔓延流动,绝佳的采光都留给生活中使用频繁的一面,比如浴缸区域和梳妆台,柔和的线条和茱萸色的柜体,都是点睛之笔。
双人洗手台在白天和黑夜有不同的美,蜿蜒的壁灯点缀,为生活打开度假画面,大理石的利落收尾,配合弧形门洞的柔软,只是一间卧室,也有着独立完整的空间气质。
相关案例推荐

武汉逅屋一舍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