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对年轻的、忙碌的夫妻,正在为父母筹划装修房子——他们想要长辈住得自在,也盼望着周末相聚时,能一起回到小时候温暖的情境里,“爸妈,我们回来了。”会成为小陈一家自然而然、时常挂在嘴边的问候。
于是我们带着一些固有印象去拜访这个家,猜想长辈居住的屋子一定是“不会出格的”,规规矩矩,稳妥至上,安静、宁和必然是主旋律。
事实上,它给我们最大的颠覆从进门处就开始了,入户不是常见的客厅,而是一个通透开放的多功能厅,既能当书房,也可以作为棋牌活动室使用,客厅倒像是一个掩起来的世外桃源……
这里是可以享受交谈的围合型客厅,大多数的交流都会从这里发生,客厅移动至此获得了比原来更充裕的采光和更开放的布局,它和餐厨空间无缝衔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明亮的家庭核心区。当儿子一家从附近前来团聚,这个敞亮的空间足以容纳所有的欢声笑语;而当父母二人独处时,这里又能流淌着一种舒展的宁静。
拆除不必要的隔墙后,设计师没有急于完全袒露空间,而是借由墙体之间的各种切口串联成通透的视觉走廊,切口的做法并不影响各区域的独立使用,反而增添了整体流动的自由感,洞石的运用让外露的展示变得异常温柔,继续向家的更深处探索。
在没有改造之前,和餐厅相对的是一个封闭的卧室,自然采光很差,当空间置换给客厅带来新的位置和优渥表现时,餐厅也终于折射出它应有的高光时刻。
如今的餐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厨房、客厅流畅衔接,成为家庭生活的核心枢纽。
在保留必要的中式爆炒区后,被安置在餐桌周围的是西厨岛台,它具备多元化的功能使用:一些简单的备菜、一些必要的收纳储存……这里将原本纯过道的低效空间,增加为承托着电视背景和储物的转折柜,体块的穿插自然形成一面背景,墙上的老钟表还在延续着父母的使用习惯,悠悠岁月在此日复一日。
明亮的家庭核心区和无阻碍动线契合了长辈偏爱的实用,一些侘寂元素的加入,比如手工砖的点缀,是平衡两代人之间的连接,这里会是三代人都喜欢的用餐氛围。
这个家保留着两处卧室,一个是长辈的主卧套间,另一个是为相聚的孩子们准备的房间。
铺满内敛成熟的大地色,是长辈们最钟意的调色,从可以看很久的画作到床品的搭配,舒适朴素是放在第一位的,设计师通过储物柜的嵌入改变休息区域的动线,让每一个转身都足够从容,这对小陈一家来说,是一种安心的熟悉感。
敲开这家门后,并不是客厅在迎接我们,而是一个通透开放的多功能厅,谦逊、体贴的氛围首先来自于仿古砖的铺满。
显而易见的,你可以把入户处当做整个家的开放式书房,这里原本应该是客厅的位置。互换功能后的空间,莫名让人放松了,我们不会立马感觉到拘谨,也不必长驱直入到室内。
当知道这个通透的厅,可以当做棋牌活动室使用时,邻里街坊、家人朋友齐聚的画面顿时出现,一下子就理解了这里的空旷、通透都是有意为之。
由公共区域的热闹慢慢过渡到安静的区域真是一个很妙的想法,一处温柔的界限,把热闹属性的社交放在外面,客厅倒像是一个掩起来的世外桃源,动静分离在使用时会愈发体会到它的便利,依靠餐厅的走廊做出电视背景,极尽了尺寸的利用,又解决着生活里实际的问题。
相关案例推荐

武汉逅屋一舍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