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次的业主是一对就职于985高校的年轻人。结婚之后,他们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按照对未来的规划,他们将在这里展开二人世界,然后迎接孩子的到来。
新房为越秀地产的精装房项目,本身户型不错,采光通风俱佳。但对两位业主来说,精装修的风格略显老气,他们想要的是一个融入法式优雅感的新家。除此之外,精装房缺乏收纳规划也让人头疼。
于是,两人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尽量不改动户型的情况下,更改房屋的风格并增加收纳空间。
新家建筑面积140m²,使用面积为105m² ,一梯一户,户型方正明亮,两人居住绰绰有余。但也有三个需要优化的地方:
1餐厅有效面积不足
原户型中的餐厅看起来不小,但考虑到玄关和厨房进出所需要的过道面积,实际可用面积大打折扣,放下餐桌和餐边柜后瞬间变拥挤。
2客厅面宽不足
原始客厅面宽仅 3.4米,沙发几乎要靠阳台窗放置,使用起来不方便不说,视觉上也显得小气,浪费了漂亮的江景。
3缺乏储物规划
家政用品、衣物、囤货、书籍……入住之后,生活中的杂物将越来越多,如何给它们安排合适的收纳空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中厨和卫生间不改动的前提下,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1按照业主的生活习惯设计餐厅布局,新格局融合西厨和用餐功能。
2增加了衣帽间、衣柜和走廊储物柜等,以满足业主的收纳需求。
3最重要的是对整个空间的装饰风格进行改造,实现轻法式的松弛氛围。
4将阳台包入室内,形成一个融合客厅、书房、休闲的多功能空间,一边喝茶一边坐享江景。
一进家门,圆形的软膜天花像天井一般,让光漏进了整个空间,形成了归家的仪式感。
小区一梯一户,所以把玄关鞋柜放在了入户门外,为室内省出了过道空间。
对整个空间的风格改造是此次的重头戏。原始空间的层高足够高,但视觉层次比较单一。如何打造业主希望的法式风格?我们做了以下调整:
不拆瓷砖节省预算,在表面以人字拼通铺胡桃木色地板。
墙面做了分色处理,用抹茶绿色调的墙漆来强调视觉中心,这同时也符合人的视觉高度。
将原始吊顶拆除,装饰线条位置上移,将原始层高的优势释放出来。
调整之后的空间,既有法式的优雅,又不乏秩序感。后续业主入住后,东西增增减减,也都能被这套视觉层级所包容,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容乱率”高的空间。
相应的,室内门(包括卧室门和厨房门)也重新做了设计。门扇并未特意压低,只是视觉上感觉它已经不再“通顶”了,削弱精装感。
圆弧形的沙发,在宽敞的公共空间中围合出有感全感的角落,它就是这个客厅中的“岛”。
前文说到的客厅吊灯出现了,缎面材质颇有些中式风情。遥想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流行,影响着包括法国在内各国的艺术和建筑风格。此处我们用中式元素来营造法式风格,确实有些巧妙的趣味。
色彩和比例的处理细节,在这张图里看得更加清楚。
整个餐厅呈U型布局,靠窗一侧放置冰箱和抽屉收纳。靠墙一侧作为操作台和小家电收纳区。靠客厅一侧就是用餐区了。
岩板制作的吧台桌,可以容纳6-8人聚餐。台面与橱柜连成一体,没有卫生死角更好打理。冬天聚餐烤个肉、打个火锅,又可以把操作台清出来作为一个备餐台,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西厨部分做胡桃木色柜门,以搭配抹茶绿的墙面。
此处有了充足的收纳,同时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一个彩蛋:吊柜来自宜家贝达系列。这原本是个竖柜,加装气压杆后横向上墙,意外地合适好用。
主卧地面未做改动,重做了墙面、门和吊顶。衣柜不到顶,避免大柜子带来的压抑感。柜顶暗藏灯带,这样就能够在尽量不动墙面的情况下,实现大面积的间接照明。
主卧房门位于客厅一角。由于两扇门挤在一起,容易产生闭塞感,所以房门上增加了三个玻璃圆窗作为“气口”。同时采用不透明玻璃保证隐私。
相关案例推荐

设计巷川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