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设计的意义,不止于空间的呈现,更在于情感的触发。设计逻辑或许相通,但居住状态的细节差异,让每一个家都独一无二。当设计融入日常,规则退让,生活本身得以绽放。一家一世界,住宅设计不仅是对生活的阐述,更是设计师与居住者共同创作的生活画卷。设计师肖懿展用深入生活的体察力和空间构筑,将当代年轻群体对别墅居住理想描摹出来:不张扬的舒适场景、强烈的个人特质与社交场景,以及容纳爱好的留白,都指向了当下人们的情感需求,而设计在其中需要做的,是引导、顺应和共同陪伴。
由项目本身的合院切入,将中式庭园之“游”,与日式庭园之“观”,相融在此。游赏与坐观两相宜,无关乎具体风格,而是从业主自身生活追求与状态中,风格自然生长。所抵之处,成为业主珍藏家具与器物的展示场,不论是购自日本的铜质雨链,还是搬石头时师傅的竹扁担改造成的添水,以所爱之物构筑出静心欣赏四季景致的栖息地,得以悠然赏青绿翠滴,苍苔落红的四季流转。
中式合院与90后,两个看似不想干的词汇,却在杭州西溪湿地一侧,开出了不同寻常的花朵。业主槐树夫妇二人与设计师肖懿展,用这所独具风情的中式住宅,完成了这次充满意义的陪伴性收藏实践。而如何诠释契合业主夫妇的独特生活美学,是贯穿始终的设计线索。设计将居住者的生活方式融入多维感官体验之中,从材质到色彩,从灯光到细节,带着对业主对理解与陪伴,用其生活方式的美好诠释,构筑出专属的家居理想。
在庭院中央,以露营与中式庭院融合的新思路,设置了篝火炉与户外家具配合,当夜幕降临,两三好友相聚,把酒言欢,烧烤作伴,在温馨围炉画面中人生岂不快哉。
原有庭院围墙的雕窗被保留,而墙面被换成更为原始幽静的火烧木。菊花炭铺展于廊下墙壁,不仅适应湿润气候,具有防潮耐腐的功能,还恍若一幅隐约墨画。入户即为客厅、餐厨等重要公共区域。庭与室,形为对景。移门推开,门框如画框,将庭园的自然美景轻柔纳入室内。
设计师将与庭园相邻的另一处通透空间留给书房,推门即景,闭门即静,一扇移门连接室内外,内是书香四溢的天地,外是四季流转的园景。柜体将业主的藏书悉数展示、收纳,构成静谧又呼应业主阅读喜好的场景。
厨房旁将顶面打开,让光线可以深入纵深的室内空间,开辟一处温室来安置业主心爱的植物,象足漆树、狂刺夕映龙舌兰、索马里细叶橄榄、坦桑尼亚绿翡翠...以及来自日本的花器,都有了温暖适宜的空间。
记忆的唤醒,是全案设计的灵魂之笔,不止体现于物件,也萦绕于氛围。厨房以自然为幕,中岛与橱柜的巧妙结合,打造出实用的洄游动线。而餐厅主角是贯通的橡木长桌,从实际生活的场景入手,以编织长凳与单人椅的组合方式破除沉闷,在开放的场域中,家人好友的互动自然而然,温暖的氛围在交流间生长、流淌。
老木头、陶土、石头,粗粝与细腻相生碰撞,通过材质与色彩的变化,达成场域的转换,将生活的细微美好悉数勾勒。从幽玄庭园,倏地来到明朗客厅。入室,开放式格局融纳客厅、餐厨,可以自如穿梭于不同场景之间。
拾阶而上,进入宁静的卧室空间。原木与布艺的融合,铺陈出更为温柔、静谧的氛围。设计师为业主两人挑选木质铺陈卧室场景,二层为儿童房、儿童活动区与客房,为业主的两只猫咪特别定制的猫爬架也安设在这一层,宠物的习性被体贴照顾,猫咪可以自由地上下活动,透过眼孔窥探外面世界。
设计选择让简洁、舒适回归卧室的本质,在轻柔、舒缓的奶白色醒来,被米色的缱绻包裹,一体两面的电视柜则将休闲区与睡眠区分离,可旋转的设计让使用场景更加灵活,而背面休闲区的呼应,让起居之间有了一体两面的自由切换。
负一层作为建构生活的私域场所,集合着品茗、酒水吧、影音、工作等休闲场景,成为业主日常待得最久时的空间。设计的去风格化,不是模式化的构筑,而是和业主同频,让空间从自然与真实中生长。延续整体的设计语言,将木材、石材等自然材质的肌理特征充分发掘,在使用时保留本身的质感,同时将设计家具的时尚利落,统一在和谐的本色里。
缘起一盏与业主父母家同款的和纸灯,各异造型的纸灯化身家中的独特符号,从公共空间延展到卧室,仿佛家族的温暖情意在空间中流淌。核心的这盏野口勇通顶落地灯,设计师将它安排在负一层的正中央。那些属于东方人的家族情意,因带有情感的设计,因而有了传承之貌。
围绕着布艺沙发,搭配鲜明的深浅年轮肌理的原木茶几,建筑性的利落造型如雕塑般吸引视线,将来者自然聚集。紧邻沙发的书桌,搭配木与皮革相间的椅子,构成了轻松的小小工作区,温馨又质感十足。整面墙处理成书柜的陈列模式,与旁边的开放的休闲区相应成趣,工作、影音场景统一,两位业主可同时沉浸在各自世界,彼此共存又相互独立。
相关案例推荐

肖懿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