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房屋设计与改造的过程中,空间的合理规划与情感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针对每个家庭情况和诉求的不同,所做出的取舍自然也就不同。
本案屋主是一家三口,目前宝宝还处于未分房睡的阶段,未来也只需要2个卧室即可。他们更重视日常互动的空间使用场景,所以这个家的基调是开放的、流动的。
设计师围绕各个功能区域,对逼仄空间进行巧妙改造,不仅优化了居住体验,更注重情感交流,打造出一个充满温度与个性的家,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带来绝妙的感官体验!
原客厅结构逼仄,狭窄的阳角和进门后的对角布局给人强烈冲击,成为户型改造的重点。
改造后,舍弃了入户次卧,扩大厨房,增加岛台,形成洄游动线;书房和客厅改为半开放式,让整体空间得以拉伸放大。
整体硬装设计删繁就简,去除多余装饰,仅保留必要元素。为了弱化原结构的阳角以及设备管道,采用圆润的弧角处理,缓和视觉锐点,避免冰冷生硬的感觉。
弧形曲线仿佛自然生长于空间之中,自由灵动地贯穿整个客厅,赋予空间独特的韵律。
全屋使用艺术漆,以大面积柔和的奶油色为基调,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再用精致的黑色单品点缀,中和色彩,拉开层次,丰富空间质感。
打通厨房、餐厅、客厅和书房,合理规划动线与收纳,形成洄游动线,使各个空间产生视觉交汇点。
宽敞开放的厨房与岛台联动设计,餐厅成为互动交流的理想场所。管道与岛台相连,弱化了存在感,保持整体和谐美观。
拆除书房的墙,开阔了进门视野,书桌位置相对独立。减少宝宝房间的书桌后,书房的双人悬浮书桌成为陪孩子阅读和写作业的专属空间。
在这里,希望能营造出岁月静好、母慈子孝的温馨氛围,让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更加美好。
主卧造型均由木工按图纸打造,经过户型大改造,将原本只能放置1.5米床的空间变为卧室套间。以梳妆台作为睡眠空间和衣帽间的矮隔断,形成双动线,提高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金属挂衣杆提前预埋于墙内,既注重环保,又兼顾细节美观。
儿童房采用钢结构焊接上下床,地台和上下床均按图纸一比一现场制作。小时候,宝宝可在下铺休息玩耍;长大后,上铺能满足其探索欲。
在孩子尚未分房睡的阶段,这样的设计珍惜了孩子成长中的好奇心和对外界的探索欲望,也让陪伴变得更加有意义。
相关案例推荐

犀宅原创设计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