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历过2020年第一波疫情之后,为了让独居的母亲生活得更有安全感,也为了日后更方便彼此照顾,屋主夫妇毅然决定把空置在母亲同小区的一套两居室装修起来,搬去同住。
这套两居室的建筑面积只有90㎡,比之前住的房子小了近30㎡,但需要同步归置过去的藏书、限量手办、经典家具、家居用品等,几乎一样没少。如何归置?能否好好归置?是屋主夫妇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也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因此,相对于以往总是企图尽可能地打开空间,这次我们的设计重点则主要侧重一个“藏”字 。从细微处入手,拿捏各种尺度,妥善安置屋主的每一件物品、藏品,以及生活方式。
空间氛围上,我们根据屋主自身性格、气质以及喜好,折衷融合了日本的侘寂(Wabi-Sabi)美学,强调自然、拙朴、和不完美之美。主调选用米灰色、沙色、胡桃木色等中性柔和的色调,营造宁静舒适的氛围,让人感到放松和平静。使用西班牙黏土、石材、实木、棉麻和羊毛织品等自然材料增添质感、丰富触感,使空间更贴近大自然。家具选择以简约舒适的现代经典家具为主,搭配屋主收藏的部分中古单品,强调一个经久耐看、气韵绵长。
原户型南明北暗,是比较常见的中间套“品”字型。户型方正,阳台宽敞,但由于门洞过多,导致空间体块碎片化,尤其是入户的餐厅,像一个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彷徨者,不仅妨碍了空间的正常走向,还被周围的一切打扰着,无法安静地享受用餐的快乐。而玄关,更是形同虚设,毫无收纳和私密可言。因此,为餐厅找到一个更加合理且不被打扰的角落,和好好归置屋主夫妇的心爱之物,是本案设计的重中之重。
考虑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已经成年,不久的将来必然成家立业,因此,我们以屋主夫妇常住、儿子偶住和母亲偶尔到访的时间线来做整体规划。
① 将用餐区移至靠近客厅一侧的阳台,结合卡座和柜体,做成一个集餐厅、收纳、休闲为一体的功能阳台。
② 改变主卧的入户方向,将次卧门外移,并挤出部分空间给玄关做成独立储物间。
③ 将工作阳台合理并入厨房空间,为卫生间干湿分离腾挪位置,不仅为玄关增加了入户清洁消毒功能和洗烘区,还在淋浴房另一侧成功规划出一个mini家政区,用心榨干每一寸空间。
藏(cáng):动词。一般指隐匿,后引申为收存、储存。
藏(zàng):名词。指代被集中收藏起来的珍贵物品,有宝藏之义。
然,当空间聚焦到一个“藏”字,又多了一层结构性规划的思考。
① 首先“藏”物。我们在玄关区“藏”起了一个面积不大但容量不小的储物间,主要用来收纳大件物品和部分衣物,以及一个无处安放的衣物料理机。然后利用玄关另一侧的卫浴空间为挂壁洗衣机专门挤出了一个小小家政间,收纳了各种清洁用品和吸尘器、洗地机等等电器。
② 其次“藏”门。为了更好保障主卧的私密性,也为了争夺方寸空间来更多收纳屋主夫妇的日常衣物,我们“藏”起了主卧的入口,将阳台移门设置为进出主卧的唯一入口。
③ 再次“藏”书。我们按照屋主预期的日常阅读场景,以及对不同书籍类型的不同翻阅频次进行了分类、分区收纳。翻阅频次较高的书籍被安置在客厅开放式书柜,方便随时取阅;需要好好珍藏起来不被随意翻阅的书籍安放在阳台窗下的封闭书柜;另有一小部分好看的立体书、绘本、画册类,则被安排在次卧的孩子房间,用Spectrum的隐形书架好好地展示了出来。
④ 最后“藏”爱。女主人收藏的多妹手办,以及孩子小时候的各种汽车玩具,也“藏”在孩子房间的壁柜里。每次柜子打开,灯光一亮,看着女主人用心陈列的这一排排、一列列,你就很难不感动。这藏的哪里是什么玩具啊?分明是母子俩共有的童心,还有回忆。
入户,穿过拱形门洞,便是眼前这个古朴雅致的客厅。这里是家人间彼此凝聚的核心场域,也是链接着餐厨与私密空间的主动线,在概念与造型之外,更是生活内核的具象体现。
屋主念物喜“藏”,我们立于当下的心境,不再单纯的追求功能和美观,而是更在意如何将屋主原有的中古茶几、smeg复古冰箱、藏书,以及带着无尽回忆的老物件与现代空间无缝衔接,希望通过空间的连贯表达和物与物之间的时空对话,成就一个内外兼修、具有心灵归属感的理想家园。
沉稳的深色木质搭配隽永的米灰色微水泥,自带返璞归真的历史意境,Arflex明黄色丝绒沙发经典复古,和限量版little petra by &tradition蓝色羊毛休闲椅两抹亮色点缀其间,冲破空间主体的阴翳感,为整个设计注入了一份轻盈与现代感,给空间带来艺术遐想。
灯光点缀的艺术画巧妙地营造了一种现代、温馨的氛围。书架的设计规则明确,上开下合,开架大小有序,创造出一种对称和整齐的视觉效果。这既考虑到实用性,又注重了艺术性,使整个书架成为空间中引人注目的焦点。
屋主收藏的中古茶几,是简洁细腻的天然大理石,与棉麻地毯、丝绒沙发、木质柜体这些自然之物一起为空间注入了古朴与宁静,营造了闲适、素雅、诗意的空间情绪。
吊顶微卷的弧形设计宛如摊开的书籍,与书架一角相呼应,几何叠构的魅力又让空间的层次感愈发明晰、丰富。
微水泥和胡桃木色柜体,层层递进,延伸至玄关柜和入户门,墙与顶,内与外,保持着高度的统一,带来一份原始与现代的交融。而绿植的引入,则在空间中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也带来了宜人的自然氛围。
客厅另一侧,我们用屋主原有的Brionvega黑胶唱片机取代了传统的电视柜,以更轻盈的方式将空间和人的关系通过新的介质链接,在这里,它可以是影像,是音乐,也可以是讨巧可爱的艺术装置。
绿植、乐高和黑胶唱片机,绝美混搭,展现着含蓄与自由,独特而又有趣的姿态,趣味横生。
侧身端坐,久久回望的红色pupu熊,出自当代艺术家张占占之手。它像一个使者承接着这个半开放空间的自然风物,蓬勃的生命力呼之欲出。空间关系的构建,往往就是这偶尔抬头的相视一瞥,见微知著的艺术细节里,潜藏几分寄托和思量。
回望,视线随着光影的路径延伸至用餐区,我们将餐厅从玄关和过道抽离出来,放置于此,是因为这里有着整个空间最好的采光,而用餐又是家居生活和家庭关系构建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希望随着阳光轨迹的逐渐变化,细细描摹出空间与岁月的诗篇。
线条的简约,木纹的肌理,自然的氛围,在一半餐厅一半阳台的空间里将静谧气息蔓延舒展,功能的过渡是洗涤,更是觉知。窗外有四季,窗内有家人,自洽且宽广,恬淡且隽永。
而这里,同时也可以作为茶室,咖啡区,阅读角和小型工作间使用,多重功能的设定,决定了它必然回归到建构本身,回归到住宅设计的底层逻辑,用最低调的材质和最朴实的形式回应空间的实用性、耐久性,让身处其中的人,沉静安定,心神愉悦。
依窗下墙体打造的卡座和柜体收纳起凌乱,归整出平和的饱满。梯形收纳盒和金属托盘,都是屋主原有的旧物,放在新的空间仿若新生,带着时代印记,伫立在过往与未来之间,迎接着光的轻盈脚步。
整体色彩延续木色与简洁的米灰,Audo圆形餐桌和Fritz Hansen蚂蚁椅,结合GUBI金属灯具,多元的材质碰撞出丰富的感官体验。
柜体下方用三七开的分类陈列方式,归置着女主人心爱的各种杯子,既方便拿取,又能时刻欣赏,是烟火日常里最安心、便利的存在。
餐厅另一侧的柜体则全部做成了封闭书柜,里面“藏”着需要避光保存且不需要经常翻阅的各种限量版藏书。
光透过明窗倾泻而下,树影婆娑间,于无声中滋养着生机,不缓不急,时刻等待着美好发生。
镜头拉远,我们惊喜于这个家的细节与质感。明明只是一个阳台,却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入户”端景。古早矮凳、置物架、茶器、收纳盒和绿植,这些屋主生活中最平凡的生活蓝本,在圆融中各自独立,形成了微妙而不疏离的联结,共同搭建起这样一个生动、质朴又深入人心的端景。
对,这里便是进入主卧的唯一入口。移门拉开,即是主卧。
为了保护空间的私密性,也为了满足屋主夫妇更多的日常收纳,我们将原本对着入户门的房门封起来,使得主卧可以拥有一整面墙的储物柜,比之前足足多出1/3的收纳空间。
和式线条的棉麻质感柜门,勾勒出空灵的侘寂意境,让空间视觉干净而纯粹,与印花织物一起凸显出业主身上东方含蓄与沉静的气质。
在氛围营造上,半高木质床头与柜体完美结合,使视觉得到无限的扩展。隐形灯带的嵌入,在延续传统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让整个房间稳重内敛、雅致脱俗,于明暗间,指引着、定义着整个空间的诗意脉络。
古董柜来自屋主收藏。老木带着时间沉淀的斑驳形态,横插入立面,体块错落有致,柜体顶端和下方都有极其精致的微型雕刻,是专属于东方的古朴神韵。每每引入眼帘,便是一场沉浸式的视觉和情感之旅。
玄关视角。
门洞的弧形处理强化了玄关的存在,将原本一眼可见主次卧的尴尬化为无有。用借景的方法,拉长景深,让玄关与主空间之间有一个视觉过渡,柔化空间感受,传达出立体的几何美感。
利用卫浴空间挤出来的一个小小家政区,里面收纳着各种清洁用品和用具,甚至还容纳了一个小型的壁挂洗衣机。由于背后就是淋浴房,所以不用担心上下水的问题。
圆弧形柜门设计与门洞高度统一,T字型把手小巧可爱,幸福就藏匿在这些具体可感的日常中。
向外张望的红色pupu熊,耀眼醒目,有跳脱规则之外的自由之美,让屋主开门进入屋内的一瞬间,都会不由自主地对它说“我回来啦~”。
我们将原来的主卧门洞封起来后,特意根据它的体积留出来这样一个专属空间,顶部小射灯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只为它点亮。墙面倒角处理,圆融柔和,用一种宽大包容的姿态,烘托着圆圆可爱的pupu熊,让人忍不住为它驻足、停留。
次卧在其左侧,入口依托微水泥的一体成型,隐身其中,仅靠一只小小的黑色把手依稀能分辨出位置。
隐形门后,便是沉稳与童趣并行的次卧。
面对景深较长的次卧,我们将衣柜、书桌和玩具收纳柜做成一个流畅的视线走廊,简洁、干练的线条,和深色柜体的铺陈,凸显着小主人年轻时尚的气质。顶部筒灯和弱光源处理,让时间变得缓慢,让人可以尽情放松身心,沉浸在室内的宁静中。
玩具柜里收纳得整整齐齐的多妹手办和汽车玩具,记录着时间的恒流。关上门,是极致简约的“微水泥墙”;打开门,是屋主一家共同成长的印记。
书桌,连接着抽屉柜与衣柜,与明窗和Spectrum隐形书架构成一个立体完整的学习空间,柜体突出于同侧墙面,营造出画框般的艺术感。小窗若隐若现,日夜蜂巢帘的横向纹理,与平放的图书画册交相呼应,造就书香与光影交织的静雅空间空间,质朴中显露出当代家居设计的巧思。
厨房和卫生间均位于入户的右侧,厨房呈L型,为了让空间利用最大化,我们拆除了原本的厨房门,然后将原本挤在卫生间的台盆和洗烘区移出来,以开放式布局重构更契合屋主生活习惯的厨房。
不可否认,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一些居住习惯。台盆区移至玄关过道处,不仅解决了干湿分离的问题,还为入户的清洁功能提供了便利。
台盆区、洗烘区、嵌入式冰箱、零食收纳柜,一字排开,勾勒出一个清晰有序的生活动线。台盆下柜,特意做成一高一矮的两个抽屉柜,一来是为了更好的归置不同类别的生活用品,二来是为了就近存放洗衣液、柔顺剂等大容量的洗护用品,方便拿取。
超长台面为备餐赋予充裕的空间,岩板质感的台面,搭配上下分色的橱柜,让实用性与美观度完美融合,呼应着空间始终如一的沉稳气质。
相关案例推荐
HO STUDIO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