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男女主人和5岁的女儿,曾经分别生活在北京、新西兰和成都。这是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的第一个家。
远航归来的人,对家有更深的渴望和依赖。对于家,他们有自己的预期和想象:
“住在里面能让人觉得生活很美好,再忙回到家后也能安下心来做好吃好喝的,和家人一起看好看的片儿、看书、玩游戏;出去再好玩,要结束时想到要回到舒适的家里,也不会有开心要结束的焦虑;在家办公时,让人觉得这里是个能激发灵感,得心应手的空间;朋友亲人来玩时,能给予他们一段放松安逸的时间。功能不用奢华但很齐全,总之能满足一家人各自不同的需求。“
从不着边际的发散,到一点一点呈现,设计师宋夏与他们一起交出了关于“理想居所”的答卷。专属的踏实、柔软、巧妙,可以肆意放空的家。
男主人轲从事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女主人鋆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工作状态许多时候需要理性、严谨,在复杂的局面里寻找答案。
设计师宋夏希望这个家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带给他们充分的松弛感,足够舒服,肆意放空。
配色上,在微甜的浅奶咖等不同深浅大地色系的统筹下,餐厅、客厅以及相邻的阅读区形成开阔而层层递进的自在。光线的游移在这里变得缓慢钝感,像飘在空中的柔光滤镜。
隐形门和竖纹大面积长城板的运用,让空间更加干净连续,提升横向、纵向的延伸感。大面积的留白空间,是留给创意生活的可能性。TA可以是孩子的帐篷营地、跑道,也足够一家三口席地合作一块巨大的拼图。甚至,TA可以是一方家庭酒会的舞台。
为了达到极致的整体性,设计师宋夏在细节的处理上格外谨慎。嵌入式收纳格的木色,木百叶的颜色,都经过现场反复比对才做选择。她说“深色不能闷,浅色要足够和谐融入”。
轲喜欢看各种领域奇特的设计,最喜欢交通工具设计,收集经典汽车模型,做定制摩托车的概念设计,而鋆酷爱各种工艺品。客厅的入墙收纳格恰好可以供他们将喜好布置陈列。
113m2的空间,本没有太多的可能性。但设计师宋夏依然以LDK的思路,为一家三口设计了更为通透自由的奇妙空间格局。
从玄关一转身,扑面而来大地色系瞬间让人舒缓安定。餐区、厨房、客厅、休闲区依序铺陈展开。放下世界的责任,洗手羹汤。
餐区集纳了墙柜、水盆柜、岛台餐桌,面积有限,功能多元,但并不显得拥挤。柚木色墙柜看上去深邃悠远,空间视觉无限延伸。
水盆柜和岛台给餐区质感带来巨大的提升。无论是与中式厨房的操作搭配补充、纯粹的陈设美学,还是亲子或聚会互动,都显得更加得心应手。可拉伸的餐桌最多可容纳10人就餐,亲友聚会轻松应对。
“圆”对中国家庭来说,是根植在基因里的“圆满”、“饱满”、“和谐”共识,也是对孩子安全的善意。圆形吊灯、岛台餐桌和墙角的弧形处理,是家的润度与呵护。
主卧室门侧墙面整体外移后,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终于得以伸展,即使是高大的男主人,也可以行动自如不受拘束。
弧形墙面的设计为卧室增加一份额外的别致。隐藏式氛围光如“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意境一般,都是属于两人的浪漫。
卫生间对冲床是许多人风水上的禁忌,隐形门的处理完美解决这一难题。
书房与女儿房都藏在隐形门后。大人深夜到来的灵感,孩子成长后的作业,抑或是突如其来的居家办公,都需要这样独立而安静的空间来应对。
父母偶尔来小住,书房可以秒变卧室,得到更体面周到的居住感受。
孩子总是钟情于神秘与探索。隐形门,“洞穴”里的衣柜,需要攀爬才可抵达的床,圆形窗洞,升腾的气泡,是总也玩不腻的乐趣。
偶尔有小客人来,她们会点着灯,在这个小天地里玩游戏,说着只有她们才知道的小秘密。悄悄的小心偷看,或许也能分得一点天真的快乐。
相关案例推荐
设计师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