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次改造的项目是85年代的一栋 砖混的建筑结构 空间,室内部分是1985年首建时作为校区的员工宿舍使用,据不完全准确消息,2000年左右随着住房人员的增加,每个户型的室内在西南向加建了约长5米*宽7米的框架结构的室内面积,建筑院内绿树成荫,楼梯内,粗糙的水泥女儿墙,衔接木制扶手,室内边户型,呈东西向加长型,长15米,宽7米左右,北向相邻其他居所,西向及西南向右大面积的窗户采光面。
前期设计中,先一轮是拆除完成之后复尺,当房子的后半部分被完全打开之后,我们亲临其中,感受到我们不应该遵循常规的思维去看待这个空间的布局,于是我们就有新的ideas,建立起居、阅读、玩耍集一体的后花园起居厅,入户建立双动线,方便家人互动及互相照顾,我们希望在项目改造中尽可能的遵循房屋内的原始结构框架,保留了前半部分因为砖混结构而不能改动的原始的门洞,窗洞,梁结构等等,当然也是基于对老宅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的考虑,“有限制不代表无解题” ,重新梳理及优化空间布局,改善原卫生间空间的局促感,厨房外移,分隔卫生间的干湿分离区,通过地面高低解决空间分区,同时解决因老房屋不宜地面开槽,完美的解决暖气设备的管道及其他管道的走向难题;
俯视动线空间
前期模拟设计空间
房子处在现代化高楼的角落,对比非常明显
拆除阶段
原空间拆除之后非常的亮堂
施工阶段 东向秋意
西向春浓
从门厅看向主卧,其实有一条双动线。
前厅用简单趣味性的儿化造型及色彩,满足小朋友的好奇心。
从室内看向室外
原始门洞的高低错落
相关案例推荐

黄诗婧
设计师相关作品